笔墨赴宫约·百年续文脉———著名艺术家王凤云

百年前,神武门悬匾,紫禁城从皇家禁苑蜕为文化殿堂;百载间,朱墙金瓦守护文脉,文物瑰宝见证新生。今聚艺界大家,以笔为媒、以心为契,致敬这座文明坐标。

个人简介

王凤云,女,祖籍山东梁山,黑龙江省牡丹市绥芬河人,现居河北省三河市燕郊开发区。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,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,香港美术家协会会员。CCTV品牌中国官网客座教授。结业于清华美院高研班。

自幼爱好诗词书画,2016年至2017年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研修班学习花鸟画,之后在黑龙江省绥芬河市画院学习国画。深入学习和研究了恽寿平老先生的没骨技法和特点,所画花卉,很少勾勒,以水墨着色渲染,用笔含蓄,画法工整,明丽简洁,天趣盎然,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。具有非同寻常的艺术感染力,深受广大收藏爱好者青睐,是当今最具潜力的实力派画家之一。多次入选获奖中美协举办的各种展览。

2021年度被评为优秀文艺工作者”荣誉称号。2022年5月被授予“人民书画家”荣誉称号。2022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,提名为“国际和平艺术家。

2023年5月作为特约艺术家参加中国第六届公益事业大典。

2023年7月参加中澳文化艺术展,被评为中澳文化友好使者。

2023年10月纪念毛主席诞辰130周年出版江山如此多娇纪念邮票一套。

2024年,作品《荷塘溢醉》《苇塘悠然》《禅门静幽》《起舞弄清影》入选紫禁风华录,既古韵今风,翰墨传世纪,致敬故宫百年,书画艺术典藏。

版纳写生记:笔尖下的生命共鸣

每年隆冬,我总会奔赴西双版纳,在中科院植物园开启为期一月的写生之旅。这里的草木景致从不让人失望,每一片新叶、每一簇花苞,都藏着让人惊喜的细节,勾着人俯身探寻。

写生时的沉浸感,是别处难寻的自在。鼻腔里满是草木蒸腾的清新气息,像是给肺腑做了场温柔的SPA;阳光透过枝叶洒在画纸上,连带着心也暖融融的。植物园的景致本就藏着天然的章法——藤蔓的曲与直、灌木的高与矮、叶片的疏与密,看似随意却处处是对比与和谐。我只需顺着这份生机落笔,线条便仿佛有了灵性,在纸上“龙蛇飞舞”。当月末整理画稿,看着一张张线描将植物园的鲜活定格,欣慰与喜悦便漫过心头,这是意料之外的丰盈收获。

于我而言,写生从不是简单的“复刻”风景。正是这一次次与自然的对话,让我的创作摆脱了空洞的想象——画面有了真实的生命力,内容愈发丰富,连内涵也跟着深刻起来。我始终坚信,写生是创作的源泉,更是推着我不断向前的动力,这份信念,便是我每年寒冬奔赴版纳的初心。